旭日舂陵河丨徐瑞東攝
相傳在東漢時期,舂陵被譽為“龍興之地”,舂陵流出的一條河叫“舂陵河”。
舂陵河畔,湖南省常寧市蔭田鎮段,有一個美麗的地方,那就是白馬渡,是一個千余人的自然灣,位于大義山下。這里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傳奇故事,承載著百姓們對大義和傳統的崇敬。
據傳,齊天大圣孫悟空在當差“弼馬溫”時,鐘愛舂陵河邊的大義山上的牛跡石,常常放養天馬舂陵河,萬馬奔騰,驚天駭浪,這個壯觀景象一時被當地人撞見,不禁驚呼,將這群天馬怔住了,形成秀美的大義山麓前的龍門嶺。其中,有一匹天馬因貪食河畔的麥子,脫群掉隊,逃過這一劫。為感恩,白馬便為舂陵河畔幫兩岸人渡河,因此得名白馬渡。
仙牛踏印
隨著時光的流轉,天馬逐漸化作一座長5米、高1.5米的石像,面朝南,尾朝北,守護著當地的百姓。人們還通過“枯水過馬足,洪水過馬頭”來判斷河水的水位。新中國成立后,白馬渡人為懷念白馬,曾更名為白馬村,將這份傳承與榮耀銘刻在了村莊的名字之中。
白馬渡,位于常寧城東30公里處,東有犀牛下海,南有兩龜出洞,西有大義山峻,北有二龍搶珠,是個風水寶地。
相傳,舜帝南巡經過舂陵河時,被白馬渡人過河的大義之舉所感動。于是他帶領隨從和“三苗”對舂陵河進行改造,疏寬了河床,清除了險灘暗礁。從此,宜、潭、舂陵、湘江四水得以通江達海,洪水得以排泄,解救了萬民的痛苦。
當時,舂陵河中兩只惡龜一直興風作浪,阻撓著舜帝的行程。舜帝怒視并命其退去,但惡龜不知天高地厚,繼續肆虐。于是,舜帝用神兵利刃降服了惡龜,將其罰鎖在白馬渡南,又留下陳氏隨從在白馬渡血脈后人,并在灣頭灣尾分別種下兩棵姊妹樟,佑福這里人丁興旺。
后來,四木星君幫助孫悟空收了妖怪,在押送犀牛精途中,他發現舂陵河沒有河神護佑,便請求玉帝派遣犀牛精鎮守舂陵河,造福百姓,并得以贖罪。如今,當人們往河東望去,遠遠看見一塊大石頭仿佛是下海的犀牛只露出尖尖角。
千里煙波舂陵河丨徐瑞東攝
白馬渡西邊的大義山,巍巍聳入云宵,常年白云環繞,山頂真容常人難見。北邊有兩條山脈,形態宛如虛與委蛇,好象盤龍躺臥,與遙遠的玄龜相呼應,好似一只躺臥的巨象形,象頭朝南,象尾朝北,象征了土地的格局,也寄托著自然灣場的祥瑞。
陳氏家族是該地的代表之一。自唐文宗時期開始,陳氏家族以孝道治家,立家規,編家譜,建書堂,日益興盛,唐昭宗時被賜予“義門”,成為“義門世家”。到了北宋至道三年,皇帝賜予御書33卷,并題為“真良家”,還賜予修建御書樓和玉音匾等榮譽。
宋朝景德年間,陳公延海成為福建興化府莆田縣的官員,獲得寧海軍節度使檢校大保的封號,并在湖南耒陽東之平陵琉塘石等地獲賜7500畝田地。自宋元時期開始,白馬渡民眾開始在當地開坑燒制陶器,逐漸形成了舂陵河沿岸最大的窯址群。出土的碗、杯、碟、壺、缸以及雙領口壇數不勝數,加深了陶器制作業的繁榮。
明末清初,陳氏家族祖仲貞公發現舂陵河流的流向因制陶而錯位后,帶領族人將白馬渡規劃成象征祥瑞的龍格結布局,“二龍搶珠,北水回頭,伸手探岸,官源不斷”。明清時期,這里出了3位大學士、8位貢生、12位狀元和1位進士等。
水韻石趣云伊丨徐瑞東攝
民國時期,白馬渡出現了一位大力士,名叫陳建車。他身高超過八尺,曾經用腳踢動祠堂的百斤重的門柱,輕而易舉地將其移位。盡管家境貧寒,他靠著體力勞動為生,常常從草橋街進城,扛起百余斤重的石獅或者展示技藝。每當他展示著如牛般的力量時,眾人都驚嘆不已,“此乃神人也!”一天,陳建車和鄰居一起放牛,在舂陵河畔洗腳,正逢國民黨征兵時期,一個軍官想抓他壯丁。陳建車卻說:“你稍等片刻,待我替牛洗腳再來?!苯又?,他用一只手抓住牛的后腿,輕松地抬起來幾百斤重的耕牛,使其前腳著地,后腳懸空,這一幕讓國民黨軍官和眾人目瞪口呆。遂被譽“陳鐵?!?,成為當地英雄。
鳳舞舂陵河丨徐瑞東攝
1928年,朱德領導湘南起義,陳氏一族身懷“革命之大義”,曾將宗祠借于湘南起義部隊,作為前線指揮部,后多次為共產黨駐軍。陳寶剛(朱德秘書)、陳寶楚等一批仁人志士在耒陽上架鄉古樓堡突圍戰中英勇犧牲。
白馬渡的這些傳奇故事,記錄了舂陵河流域的豐富歷史和人文傳統,也豐富了這個自然灣的文化底蘊,使白馬渡成為了常寧的瑰寶。白馬渡人憑借智慧和勇氣,承載著白馬的榮耀,將這片土地傳承下去,將這片土地的美好和大義傳承下去。
每一個白馬渡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書寫著屬于他們的傳奇。這些傳奇故事,不僅見證著當地的榮耀和傳統,也成為共同文化的一部分。白馬渡人通過這些故事,追尋自己的根源,繼承著先人的真誠品質和奉獻精神,為民族的榮耀和傳統做出貢獻,守護著這片土地的美好和大義。白馬渡的傳奇故事將永遠流傳下去,成為這片土地的寶貴財富。
作 者:方富貴
編 輯:李洋源
二 審:袁丹
三 審:劉朝文 劉陽
新聞熱線:0734-7221155
投稿郵箱:XMT19176751553@163.com
版權作品,未經授權嚴禁轉載。下載“大義常寧”客戶端,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。轉載須注明來源、原標題、著作者名,不得變更核心內容。
來源:常寧市融媒體中心
作者:方富貴
編輯:源源
本文為常寧新聞網原創文章,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worldsoftsolution.com/content/646743/68/13082946.html